下岗女工李英祥13年艰辛创业故事
本篇文章3023字,读完约8分钟
1998年,一直在长城毛纺厂做档车工的李英祥下岗了。
下岗给她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是突如其来的,从按时上下班,到无班可上,李英祥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了不在家里闲着,她开始开出租车的生活,一干就是七年。
开出租车每个月能有两三千的收入,这在当时也算是高收入的行业,但这是个辛苦活。“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得出门,中午在外面等活,晚上一忙就忙到八九点。”回忆起那段日子,李英祥的家人颇有感慨,“辛苦也是其次的,最让人担心的还是这个行业的风险性。那几年,接连几个出租车司机出了事。全家都觉得,不能再这样干下去了。”
这个时候,创业的想法在李英祥的脑海里慢慢萌芽。她开始更加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希望找到一条可以突围的创业之路。
2005年11月20日,李英祥的朋友乔迁之喜,热心的她兴冲冲地去给朋友暖房。一进门,李英祥就觉得浑身难受,装修后油漆和胶的气味让她坐立不安,只好在中途借故回家了。
李英祥隐约感觉到,朋友家装修出现的这个问题很普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对于环保、健康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环保装修是大势所趋,自己为什么不从这里找个项目开始创业呢?
通过一段时间上网查资料,李英祥看中了“纳米秸秆门”。和家人商量取得信任之后,李英祥一个人去学习做门的技术。在北京的半个月时间里,她认真听、仔细记,在操作间一步步跟着师傅练习。配料、模具制作、材料加工都一一动手实践,直到亲手做出三四个成品门,才放心回家。
2006年6月18日,两串鞭炮在门前欢腾跳跃,盛华东大街山上的厂房门前,李英祥踌躇满志。虽然只有5个工人,尽管只是5间民房,初次创业的她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
经过两个月的生产,第一批“纳米秸秆门”上市了。
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生力军”没有像李英祥最初的设想一样在市场引起广泛关注,刚一投入市场,就坐上了“冷板凳”,成了乏人问津的产品。
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产品迟迟得不到市场认可,工人们熬不住了。担心老板给不起工资,任凭李英祥耐心劝导,5个工人还是先后找理由离开了。
初次创业的失败带给李胜英的不仅是经济损失,还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创业之初租场地、上设备、培训工人,她投入了大量精力。难道一切都化成了泡影?
再度创业柳暗花明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看似柔弱,却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李英祥看到了自己的失败,承认了自己的失败,更迅速在失败中总结了经验教训。原来,她忽略了门的最主要功能——实用。这种“纳米秸秆门”,虽然环保,但不适应本地气候易变形,韧性差,而且生产周期长。这些显而易见的缺点让它在我市市场上很难得到认可。
因为自己没有摸清市场行情,单从产品出发让李英祥吃了大亏。但通过这次创业也算对门这个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易地再战,她决定从市场入手,然后再去生产产品。
白天,李英祥到市区各个建材城去考察各种门的价格、用料、产地,了解什么门在市场上好卖。晚上回家,就上网搜索各种木门的知识。可从市场上和网络上学习,仍然不知道这门该怎么做。
拿上父亲两个月的退休金,倔强的李英祥又只身来到木门生产企业比较多的北京大兴考察。她走进十几家木门生产厂家,接待她的都是销售经理,过程中也只谈代理,不谈生产技术。十几天没有收获,手里的钱越来越少。这天,一位老乡的话提醒了她。老乡了解到李英祥的情况,对她说:“现在创业难,还不如打工稳定呢!”李英祥如梦初醒,自己为什么不在大兴的大木门厂打几个月工呢?
通过这个老乡的介绍,李英祥成了一名打磨工。
每天戴着口罩兢兢业业地钻研技巧,只要一休息,就和各个工序的师傅们聊天。在工厂打工的40多天里,李英祥基本掌握了从选材下料到封边验收的各个木门生产工序。除了掌握到各个工序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要求,李英祥还结识了不少行业内的朋友。
结束了打工生涯回到张家口,李英祥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重新启动了自己的工厂,这次,仅仅半个月就生产出了成品。产品投放到市场上,很多商家看到都认为是北京大厂家生产的。这些产品很快打开了市场,2006年9月到12月,借着商品房年底交工的装修热潮,短短3个月里,就有4个经销商和18家装饰公司启用了李英祥的产品。在这三个月里,她卖出了五六百扇门。虽然主要是免漆门、白茬门,但每扇门的纯利润也有三十元。
李英祥终于在木门行业初尝创业的果实。
“九天揽月”渐入佳境
市场需求是千变万化的,李英祥主要生产的白茬门、免漆门的市场份额渐渐被烤漆门挤压。到了2008年,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房地产发展放慢了脚步,可小型木门生产企业仍然在不断增加。市场份额的缩小和竞争加剧让部分从业企业打起了价格战。
李英祥陷入两难的境地中,是跟风降价还是保持品质像两条屈曲盘旋小路横亘在她的面前,两条路都有希望,两条都看不到边。
“现在想想,2008年7、8、9三个月是最难熬的。一方面市场整体不好,总销售量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价格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的顾客就认定了这种门就该是那个价钱,对我们的价格抱着怀疑的态度。那三个月时间里,由于订单少,我们的工人都是上半天歇半天。”李英祥如是说。
几个月过后,产品慢慢得到客户的认可,李英祥的生意也有了起色。这时,另一个问题又摆在了她的面前:资金。
原来,经过几个月的生意惨淡,工厂的流动资金出现了问题。以前接到订单,有的原材料代理商可以先提供材料,交货后再付款。可那段时间市场不好,很多小企业纷纷倒闭,搞得原材料代理商也不敢贸然供货,一定要先付款后发货。
虽然签的订单有几十扇门,但没有钱进材料硬是不能开工。供货合同已经签好,如果到时候不能如期交货,不单损失一笔生意,还要赔偿对方的一大笔损失。面对“无米下锅”的艰难困境李英祥第一次在家人面前哭了。
为了筹到一万多元的进货款,李英祥下班后硬着头皮四处找朋友借款,跑了四五家到大半夜终于筹到了钱,进了材料,如期把成品门交到了对方手里。
这次经历,让李英祥感慨良多。她想到,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要想保护自己的产品,除了一如既往地保持好品质,还要尽快注册自己的商标。
2008年年底,李英祥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九天揽月”牌木门。2010年9月通过了国家商标总局的批准。
李英祥明白,商标注册成功是第一步,要想保护好自己的品牌,今后还有很多路要走。
2010年7月,李英祥重新翻新了厂房,引进了目前市场前景较好的烤漆门生产工艺,建立了无尘烤漆车间。工人数量也从最开始的5人增加到了17人。
现在,李英祥的工厂占地4000平米,分为木工、雕刻、压门、烤漆四个车间。在9个南方师傅的带领下,8个本地工人分别做着木工、雕刻、压门和包装等工作。2个木工每月能拿到3000元工资,包装女工每月也有800元生活费。
2010年8月,怀安某建筑公司的客户来到李英祥的工厂考察。看过了车间、免漆门面板、四周边框、套线、侧门板之后,客户很满意,却提出了一个李英祥不敢接受的价格。对方曾经做过木门生意,对各个环节的成本也能算的八九不离十。李英祥听了客户的理由,觉得他对自己的产品还是不了解,她叫来师傅,不由分说就在一扇她的成品门上砸了一个洞。透过砸开的门面板,免漆门里面纵横交错的全木轮毂露在客人面前。客人看到木轮毂材质,有些吃惊,小厂也有大品牌的工艺,当场签下200扇门的订单。
经过多年的打拼,跨过一道道门槛,李英祥成功了。现在,她的工厂平均每月销售成品门300套,纯利润两万四千余元。这份成功来源于她对品质一如既往的坚持,这份坚持会让她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
标题:下岗女工李英祥13年艰辛创业故事
地址:http://www.qshlnw.com/qqsjzx/1089.html
免责声明:全球招商加盟网是一 个集创业、加盟、连锁、商机、代理、致富、投资等海量信息的垂直媒体,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招商加盟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小伙创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