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中:创业时难别亦难
本篇文章3880字,读完约10分钟
“创业在北京、成功在北京、发展在北京.在席卷全国的家电连锁竞争中,大中电器是唯一以北京作为家乡、作为发展根基的企业,大中流淌着北京的血液,同时也浸染了北京人稳重、乐观、豁达的性格。”大中电器的网站上,有关企业的介绍更像老板张大中的个人奋斗说明。
政府大力供应,开发商拼命卖房,怎么会就有个“楼荒”……
如今,花甲之年的张大中却萌生退意,但当他想要告别时却发现,离开和创业一样艰难。
头脑灵活的经营者
翻开张大中的履历人生,平民、聪慧、奋斗的关键字跃然而出。
张大中出生在北京,而北京也是他事业的最核心基地。
张大中是“老三届高中生”,曾在北京郊区农村下乡插队。1972年被分配到海淀区供销社工作,在这儿一干就是整整十年。
一次,他偶然发现朋友单位积压了一批电子元器件,质量、性能又恰好能满足制作音响放大器的需要。机会来了,大中作为一个无线电爱好者的特长,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先做出一个样品送到商店试卖,成功后,立即买回100套元器件投入紧张的加工。没有车间,把自家住房腾出来;没有工作台,饭桌摇身而变;没有工人,找几个熟人帮忙……加工用了一个月,销售也在一个月内完成,资本的第一个循环就这样顺利实现。大中马上用收回的资金又买了200套元器件开始第二轮的生产。
在忙碌中,张大中捕捉到人生的方向,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他是操作工也是营业员,是业务经理也是技术员。从照相制版、腐蚀打孔、焊接组装、检测调试直到包装封箱,七、八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节约开支,他从旧货商店淘到的8元钱的匈牙利生产的信号发出器,修理后成为最重要的检测工具;为了买到质优价廉的元器件,他骑车跑遍北京大大小小的元器件厂,把能够订阅的专业性刊物一网打尽……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张大中在点点滴滴的实践中增长着对成本、利润、价格的认知,也积累着关于生产、管理、服务的经验,小作坊成功了。
1989年初,营业面积仅有10平米的“大中音响公司”在北京西单开业,进行元器件销售。这是大中电器的第一家门店,实现从单纯的生产加工、向生产贸易综合发展的转变。1989年4月,大中音响公司成立北京第一家专业音响工程部,提供音响工程设计咨询与安装服务,实现技、工、贸三位一体的飞跃。1990年1月,大中音响公司参加北京亚运会工程招标,成为规模最小的中标公司。至1992年12月,大中音响公司拥有员工100名、年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
1993年7月,营业面积达4000米、汇集全球著名音响器材的“大中音响器材城”在北京玉泉路开业,堪称中国专业音响器材第一店。
张大中的灵活经营成就了大中音响城。大中音响城制定了“大、全、专、廉”的发展战略,大的经营面积,能集展览、展示、销售、咨询、服务于一体,并为门类扩充做准备;齐全的商品,能满足顾客一站购齐的需求;专业化的销售队伍,提供了专业化的服务;低廉的价格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几年后,玉泉路大中音响城的经营面积扩大到一万多平方米,产品门类从音响器材扩展到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小家电、通讯、电脑、音像等两万多种商品,每年举办多次大型展览、展示活动向消费者介绍最新的家电产品.“玉泉泉水叮咚响,大中音响传四方”、“买电器、不跑空、要满意、到大中”,这些当年的广告词让许多消费者记忆犹新。
1999年,大中电器作为电器专卖连锁店正式起航。2000年,大中电器开出6家连锁店;2003年,大中电器开店量增至32家,占据北京电器销售50%的市场份额,成为惟一覆盖北京内城、社区及远郊县的电器连锁商。同年,大中电器的第一家外埠店——天津黄河道店开业,标志着大中电器走出北京、成为全国性电器连锁销售商。
2004年,大中电器营业额突破64亿元,门店总量达到68家,遍布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四地,稳居北京地区电器销售之冠。
2005年是大中鼎盛之峰。这一年58岁的张大中初步确立了全国扩张的思路。他派出10多个考察团,以图用重金占领全国市场,扩大大中的领地。而这一年更是大中电器的“个人表演赛”,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大中在北京的门店销售占到了市场的40%,相当于国美和苏宁的总和。
而在这十数年当中,张大中一直亲历亲为。他经常穿着大中的蓝色马甲为消费者服务,也经常“微服私访”看自己的店里缺什么,他艰苦朴素的故事一直是企业津津乐道的话题。
转折之中的2006年
“2006年,大中电器迈上第24个发展台阶,它通向百年老店。”这样的雄心赫然列在大中的企业目标中,事态却已斗转星移。
就在大中电器深耕北京市场,年销售突破百亿,纯利2亿元的同时。另外的三家家电连锁企业却已经对其形成了合围之势。晚于张大中4年进入北京家电销售的国美电器此时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连锁经营卖场,并与2002年成功上市融资,挺入房地产领域,资金和新业务作为强劲后盾,成为今日大中最强劲也是感觉最“复杂”的劲敌;1996年重树永乐品牌的陈晓,还不知道自己的事业究竟发展如何。他和40位一同奋斗的同事用两年时间证明了品牌的价值,终于在上海滩站稳脚跟;1990年卖空调出身的苏宁老总张近东到了1995年已经成为连锁家电卖场的掌舵人,他以南京为腹地,迅速攻克其他城市重镇。
步国美后尘,苏宁2004年成功登陆深圳中小板,而永乐也于2005年在港股上市成功。上市融资,注入新业,迅猛占领全国市场等等已经成为家电行业最新刺激公众眼球的变革举动。而此时,门店数量排名四大之末的大中,却仍在“本土和本色”中滚打。
从创业时期便进入大中的一位管理层人士认为,2002年至2004年,大中电器就像坐上了加速的火车,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上去,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管理体制也开始不完善了,公司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问题相继暴露出来。另外,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一言堂、决策随意性过强等普遍性问题,在大中电器也有。而此时张大中则过多地沉浸在快速增长的店面数量和营业额上,据称他当时简单地认为,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大中电器即可以发展成所谓的“中国第一商团”。
内在的问题不断与外在销售的绚烂形成了鲜明对比,张大中越来越感到身心疲惫。他不想继续在这个市场上耗费更多的心力了——不如趁着企业声势犹存,卖个好价钱。因此,2006年4月21日,永乐宣布通过股权置换方式收购大中。本以为只要平稳度过收购的要约期限就能套现离场的大中没想到,麻烦事刚刚开始接踵而至。
家电业惨烈的竞争以及资本市场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使得意图安享晚年,退出江湖的张大中面临如今这一场戏剧性残酷性并存的转折之年。
张大中跟永乐董事长陈晓的约定颇有君子协定的意味。这份为期1年的优先收购协议显示,最终永乐的收购作价将按大中去年6月至今年7月期间盈利,再乘以永乐在正式收购时过去30天平均市盈率的80%计算。这就意味着,一切要看大中的业绩表现定价。为了保证协议的进行,永乐向大中支付总数1.5亿元订金。
谁知,永乐在宣布收购大中不到3个月,自身即被觊觎上海已久的国美纳入麾下。事情突然起了变化。大中想卖而不能,永乐想买而无力,国美态度游移,苏宁冷淡处置,百思买横插一脚使这一收购戏剧效果不断。
临门一脚考验迟暮英雄
或者正如大中电器对外所描述的,“大中办企业,只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改善生存质量的途径,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台阶,一条贡献社会的渠道。就是这样简单,而深刻性也就在这里。社会精英、经商楷模、企业明星……这些都不是刻意追求的东西,但不问收获的耕耘,收获就在其中。”
低调至极的张大中,不管黄光裕是否表态对大中感兴趣,陈晓面对媒体说跟他做不了朋友,张近东品评他到了退休年龄。他只是一味的低头做事,哪怕有火气也是通过发言人对外表态,铁嘴钢牙一概只字不谈。
接近张大中的人说,企业内部事情无论巨细都要张大中亲自拍板决定,20多年的奋斗压力,2万员工庞大企业集团的事务,都很折磨人。有人说张大中老了,有人说他累了,有人说他希望在与永乐并购遭遇反复一事上受到了伤害。
在永乐转身投奔国美,将双方的合并协议搁置起来之后,张大中愤怒了,他单方面宣布与永乐解约,并将双方的“解约官司”交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进行仲裁。
这是去年以来,整个家电业最知名的口水战。陈晓之前支付的1.5亿订金成为仲裁的主要焦点。按照协议,如果永乐中国一方无法就转让大中权益履行其义务,张大中有权没收该订金,如果张大中一方无法就转让大中权益履行其义务,张大中将要支付永乐人民币3亿元,即该按金两倍的金额。
如果张大中于该战略合作协议签后两年内转让任何大中权益于第三方,张大中将额外支付一笔赔偿款,由此,永乐将收取人民币共4.5亿,即该按金的3倍金额。并且,该战略合作协议规定,任何由该战略合作协议产生的争议由仲裁委员会仲裁决定。
就在跟永乐官司理还乱的时候,张大中也在不断的活动,通过媒介、市场放出更多买家争购的消息。或者张大中也不明白,自己一手缔造的庞大家电帝国,盈利及财务状况良好,为什么却要如此周折才能如愿以偿的安享晚年?
仲裁结果还没有最后出笼,张大中只能等待。也许是苏宁最后取得大中的市场,也许是国美最终曲线胜利,又或者干脆是百思买的真金白银打动张大中,这个迟暮英雄还要疲惫一阵子。或者,这就是江湖——永远有规矩却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他经常穿着大中的蓝色马甲为消费者服务,也经常“微服私访”看自己的店里缺什么,他艰苦朴素的故事一直是企业津津乐道的话题。
家电业惨烈的竞争以及资本市场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使得意图安享晚年,退出江湖的张大中面临如今这一场戏剧残酷性并存的转折之年。
标题:张大中:创业时难别亦难
地址:http://www.qshlnw.com/qqsjzx/4123.html
免责声明:全球招商加盟网是一 个集创业、加盟、连锁、商机、代理、致富、投资等海量信息的垂直媒体,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招商加盟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两个40岁富翁的创业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