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北京中小学至少10%课时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
本篇文章972字,读完约2分钟
北京7月10日电(记者杜燕)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从今年7月31日开始,北京市中小学各学科平均开展10%以上的课程时间在学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以社会资源为单位参加课程建设 另外,低年级不得课外作业
北京市教委今天发表了《北京市实施教育部的课程计划(修订)》。 根据《课程计划》,北京将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各区县和学校课程建设的自主权。 进而将课程自主权移交给学校,鼓励学校根据学科、课型等积极开展长短课、大小课组合的课程实验,周总学时间不得超过相应年级规定的学时总量。 例如,一年级学生不能超过1170分钟( 26小时×45分钟)。
《课程》还确定了学科课程的定位、性质、目标及课程整体育人的关系,规范了课程复印件的深度、广度和进度,不追赶进度,不提高难度,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全面
根据《课程》,1~6年级的课程可以在上午集中配置语言、数学、外语、道德与生活、道德与社会、科学学科等课程,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之间。
另外,1~6年级学生上课时留作业时间,低年级作业上课时完成,不得布置课外作业。 实践类课程鼓励小学各年级配备跨学科、年级综合班,探究班的工作。
另外,“课程”提倡课程创新实验,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 中小学各学科平均必须有10%以上的授课时间用于开展学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这个班的课程可以以某个学科的复印件为中心,也可以综合展开相关学科。 学科实践活动系列课程由市、区县、学校三级共同组织开发实施,鼓励广泛的社会资源单位参与课程建设。
根据《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学科实践活动、新闻技术、劳技、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综合培养人文、科学素养,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 让学生有适当的劳动体验,输出、流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课程”是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使用学科教育复印件,简单替代,强调实践性、探索性,尽量依靠参观、调查、制作、实验等形式,实现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的多主题、多层次(知识类、多层次)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比起原来的课程,这次修订的课程更重视学生理想的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实践、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实践育人的价值,课程综合化、主题化的迅速发展
标题:【新闻】北京中小学至少10%课时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
地址:http://www.qshlnw.com/qqsjzx/55400.html
免责声明:全球招商加盟网是一 个集创业、加盟、连锁、商机、代理、致富、投资等海量信息的垂直媒体,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招商加盟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