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京沪高铁首次实现盈利 发车已不能满足高峰诉求
本篇文章1669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京沪高铁企业的消息引起国内外关注:全年京沪高铁运输旅客超过1亿人,同比增长27%,首次受益。
铁路特别是高铁建设投资大,收益周期长,世界上大部分高铁都是赤字运营的。 北京上海为什么能盈利,而且运营三年以上就能盈利? 京沪高铁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意外的移动诉求
“难以获得旅客运输收益的是铁路通病,高铁尤其如此。 ”。 京沪高铁股份有限公司原会长蔡庆华说。
这条高铁运营的通常法则被京沪高铁强行打破了。
京沪高铁从1990年开始提出建设构想,到2008年开工为止的18年间,期间发生了起伏。 当初人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建设什么标准的铁路,什么方法和建设后有客流的诉求。
经过反复争论,京沪高铁终于上马了。 经过三年半的建设,这个世界上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铁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的开通运营。 根据最终批准,京沪高铁的概算为2088.4亿元。
“高铁客流有逐渐培育的过程,初期不能全负荷运营。 当初,预计在5年的建设周期、之后5年的运营中逐渐达到损益平衡,之后14年偿还”。 蔡庆华告诉新华社记者。
实际开通后,情况超出预想,运输量和收益迅速增加。
从去年6月30日到12月31日,京沪高铁每天发送了13.2万人。 每年平均发送17.8万人。 每年平均输送23万人。去年平均每天输送29万人以上。
“去年京沪高铁的旅客运输数量突破1亿人,日平均超过250条的高铁列车运行,这样下去无法满足高峰时期旅客移动的诉求,在上行上午时间段、下行晚上时间段空之间列车不再运行,特别是从蚌埠 ”蔡庆华说。
他指着京沪高铁的地图说:“这样迅速发展,也许有一天会建设京沪第二高铁。”
辐射放大的经济效益
潮流给京沪高铁带来的是直接的财富。 年,京沪高铁票收入173.8亿元,损失37.16亿元。 年222.58亿元,损失12.94亿元。 截至去年,门票收入约300亿元,按营业税口径计算,利润预计约12亿元。
据中国铁路总企业统计,年全国铁路车辆运输旅客超过8亿人,京沪高铁占1亿人以上。
致富的不仅是铁路公司,京沪高铁对沿线经济的牵引起着很大的作用。
蔡庆华表示,京沪高铁的建设带动了《二十四城记》的上演,高铁连接的二十四个城市几乎都乘坐了名为“高铁经济”的列车。
以山东曲阜为例,京沪高铁开通以来,该历史名城游客和社会总收入分别达到1295.4万人、107.1亿元,同比增长16%和20.3%。 年为1446.7万人,上升到122.3亿元,增加了11.7%和14.2%。
曲阜市市长杨凤东表示,由于高铁的牵引,修学旅行、特色旅行越来越成熟,乡村旅行繁荣。 高铁开通前,到曲阜首先是静态展望。 高铁开通后,曲阜相继宣布开城仪式、祭孔展等游客参加性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
中国高铁的“代表之作”
凭借京沪高铁的良好表现,成为中国高铁的“代表性作品”,为国内乃至世界高铁树立旗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提供了“模板”。
“京沪高铁的建设,形成了中国高铁自主技术标准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通过共同创新、开放创新、集成创新,中国高铁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具有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制造、运营管理等全套先进技术和建设管理能力,为推进中国高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蔡庆华说。
他说京沪高铁的建设不仅完善了中国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还改善了京沪通道运输长时间紧张的状况,促进了沿线经济的迅速发展。 并在投资、建设、运营、服务等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股东资本结构上,京沪高铁更合理。 京沪高铁企业于2007年底由11家股东开始建立,1150亿元资本金中包括社会保险基金100亿元,平安保险160亿元。 年10月,经商务部批准,外资银集团投资有限企业接受中国铁路建筑投资企业持有的股票,成为新股东。
京沪高铁三年多来,通过提高运输力和改善服务,不断满足了人们出行的诉求。 从年到年,京沪高铁每天行驶的车辆数量分别是143列、175列、198列和259列。 运营3年多来,全线平均客座率持续上升,分别为67.7%、76.9%、77.9%。
标题:【新闻】京沪高铁首次实现盈利 发车已不能满足高峰诉求
地址:http://www.qshlnw.com/qqsjzx/55797.html
免责声明:全球招商加盟网是一 个集创业、加盟、连锁、商机、代理、致富、投资等海量信息的垂直媒体,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招商加盟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