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家批央视总部大楼:国内建筑只重造型不顾安全
本篇文章3059字,读完约8分钟
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第三代建筑大师群的代表人物之一。
■对话动机
陈中央视“大裤”违反了建筑的原件,带来了安全隐患,强烈批评燕郊“天子大酒店”的建筑。 最近,在新书发布会上,“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与快速发展”课题组组长程泰宁指出了近30年来建筑界发生的各种问题。
课题组总结了4年调查的经验,总结成了《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的现状与快速发展》《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快速发展战术》两本书。 程泰宁院士说,建筑界崇洋迷外现象严重,大型建筑成为了城市的致富工具,领导人的爱成为了设计师。 他唤醒了社会各界,试图共同改变中国建筑设计的千城一面、文化断裂的现状。
立项
"做这个课题得罪领导. "
新京报:这两本书可以说是现在建筑行业研究的重要成果,最初是怎么考虑做这个课题的?
程泰宁:说来话长。 当初决定做这个课题时,很多人,甚至包括课题组在内的人都不太自信,觉得很难做。
新京报:为什么?
程泰宁:首先是建筑设计没有既定标准。 一栋楼,你说我说不好,互相说服对方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我们说这30年来建筑行业发生的问题最终往往走向体制和领导那里,惹人生气。 从那时起就有人劝我,你做这个课题做什么,惹领导生气了,还是不要出去项目。 我有这方面的压力。
新京报:之后,为什么要多次做出决策呢?
程泰宁:我一直在想。 中国的建筑在这30年间应该好好整理和整体说。 你现在看我们的城市,风俗建筑,山村建筑比较多,问题早就要总结讨论了,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在致力于课题的这三年间,看不见的声音也不断。 “我不知道建筑物的问题。 说也没用”,然后白说,建筑师如果不自己说,你想期待谁?
新京报:你有责任感吗?
程泰宁:作为建筑师,我以前至少做了很多事,谈作品。 之后,很多问题不说不行,公众不理解,领导盲目指挥,建筑师自己不发声的话,就会变得更重。
新京报:前几天在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不会做奇怪的建筑”,现在很多人说这个课题正是时候。
程泰宁:确实有点机缘。 其实,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从四年前开始的。 但这表明建筑问题不是建筑界本身的问题,而是引起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重视。 换句话说,我相信这样的课题研究即使我们不做,别人也会做。
奇怪的脸
建筑师是屈从还是出局
新京报:领导人盲目指挥的现象,现在在建筑行业严重吗?
程泰宁:确实如此。 我们做课题的时候,很多建筑师说他们对自己的经验很兴奋。 其实大家都有同感。 建筑有专业的评价标准,但现实中应该是说“指导者越大建筑水平越高”吧。
新京报:建筑师不能保证独立性吗?
程泰宁:在权力主导的背景下,作为建筑师,是屈从还是出局? 你不听我的,有人听我的,反正得听我的。
新京报:你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程泰宁:很多建筑界的年轻朋友会说,我在这个位置上会不会好一点,很少受到影响。 很好,但真的不太好。 很多时候都必须妥协,让步,放弃。
新京报:这样的例子多吗?
程泰宁:不少。 让我举个例子
5年前,为了在山西建立40万平方米的建筑群,我做了两轮方案,但领导总是不满,说想要民族符号、中国元素,具体敦促设计与中央军事委员会、公安部大楼相同的檐沟和柱廊。 我是建筑师,有自己的专业角度和多次,但后来不得不放弃。
现状
异化的央视“大裤”
新京报:领导喜欢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吗?
程泰宁:领导喜欢看到的国外的东西。 他会对你说“给我设计像海外一样的建筑物”。 看看全中国盛开的山寨建筑就知道了吧。 建“白宫”建欧式街区,领导认为这是有身份的,但在建筑行业,山寨是最不齿的。
新京报:领导们享受这个不累的理由是什么?
程泰宁:没有文化自信,崇洋迷外。 在一些领导和开发者眼里,大规模的项目必须委托外国建筑师。 否则,项目不大。
几年前,有温州世贸中心的项目,业主委托我们做方案,但有条件想和有鼻梁设计师的外国设计企业合作。 美国有一家有名的建筑师事务所,我向他们求助。 方案审查时,业主希望外国人介绍,但召开审查会的前一天赶上了911件,这个建筑师被总企业召回,方案审查会上只有我介绍。 业主在会议上特别强调,由于911,美国建筑师没能来。 其实那个方案都是我做的,这么滑稽。
新京报:这有点城市,这几年出现的大型作品几乎都来自外国建筑师吗?
程泰宁:北上广这个现象更明显。 我们调查过北京、上海、广州约1平方公里的城市核心区域。 结果表明,在上海这个地区,26栋建筑不是由国内设计师设计的。 广州的12栋建筑中,只有3栋是国内设计的北京的10栋建筑有6栋是由西方建筑师设计的。 在这三个中国主要城市的中心,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建筑物是由国内建筑师设计的。 纽约时报网站的复印件公开表示:“中国大部分有名的现代化建筑都来自外国建筑师之手。”
新京报:以“大裤衩”为例,你对它的设计一直持批评态度吗?
程泰宁:其实我批评“大裤”是因为造型的必要性,挑战力学原理和消防安全的基础,给结构的安全性、消防避难的安全性带来了严重的风险,而且带来了超高的工程成本,从预定成本的50亿元到竣工100亿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说CTV大楼被异化为满足广告需求的超尺度装置艺术。 违背这种建筑本来的不合理倾向值得注意,如果不指出这种倾向就会泛滥,影响不好。
新京报:与安全和功能无关,只是形式吗?
程泰宁:在这个问题上,违背了建筑的基本规律。 几年前,高铁大跃进,各地新建高铁站,形状越夸张越好。 视觉越刺激越好。 不询问这座建筑物是否安全、节能、符合人流组织的需要。 所以,有些高铁站漏水,机场的天花板被炸飞,安全问题非常多。
海外的规则是建筑师设计这座建筑,如果出现问题要负责。 但是,在我国,天价设计费给了他们,是出了问题还是政府购买的? 对外国建筑师来说,中国的一些地方真的是“钱多,人傻,马上就来”。
变化的
从重建规则开始
新京报:其实这几年,很多国内建筑师的作品得到了国际认可。
程泰宁:是的。 许多中国建筑师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他们设计中的东方理念得到国际承认,但我们的领导人不承认。 这确实是件悲伤的事。
新京报:总结了问题,我该怎么办?
程泰宁:我们现在做这项工作,总结一点经验教训,想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领导人的重视。 这两本书的出版,多少起到了一些效果。
说到变化不是一朝一夕。 建筑行业的问题不仅仅是学术问题,建筑问题不能只由建筑来处理。 改变需要很长时间。
新京报:现在具体能做什么?
程泰宁:作为建筑师,顶层的设计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但是,可以从一些具体的问题开始。
用建筑投标来说,这个过程能否公开透明。 为什么选择那个,指导者决定方案的依据是什么,能不能公开,这样的要求不为过吧。
就像国际招标的问题。 在现在的情况下,许多大项目没有机会让中国建筑师与外国建筑师平等竞争。 直到最近,也就是总书记指示后,在南方的一个大城市进行博物馆的招标,领导指示寻找外国建筑师。 结果除了当地的建筑设计机构,其他国内的建筑师都被开除了。 有些人崇洋迷外的缺点一时改不了,但可以根据制度加以纠正。 这次我们在《院士提案》中说,“在国际招标中,中国建筑师必须在一半以上”。 你可以给中国建筑师一个机会吧。
新京报:听说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了这次课题的成果,你觉得怎么样?
程泰宁:过誉。 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中国建筑师寻求一些创作环境,引起各方对建筑设计行业存在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我们只是开了个头。
新京报记者吕美慧浙江杭州报道
标题:【新闻】专家批央视总部大楼:国内建筑只重造型不顾安全
地址:http://www.qshlnw.com/qqsjzx/55836.html
免责声明:全球招商加盟网是一 个集创业、加盟、连锁、商机、代理、致富、投资等海量信息的垂直媒体,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招商加盟网编辑将予以删除。